全長14公里的七都溪,是浙江省旅游經濟強鎮戴村鎮云石景區一條重要的景觀帶,兼具防洪和旅游功能。
自2008年起啟動七都溪整治以來,蕭山區級財政已投入近1個億,用于提升七都溪堤塘的防洪能力。
貫穿云石旅游度假區的十里長溪七都溪,整個工程包括堤塘建設,使其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要求;整修、改建、新建堰壩,增加農村公共用水;拓寬山體阻水突咀,使洪水下泄更加順暢。另外還涉及鎮村公路建設和環境景觀建設等。
今年年初,七都溪整治三期完工,歷時七年的溪流整治終于告一段落,整條七都溪兩岸堤塘全線接通,受益沿溪八大村上萬農戶。
戴村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七都溪整治完工,有三大好處,一是大大提高了防洪能力;二是改善了原有交通能力,三是改善了溪流兩邊居民的生活環境。
最近,戴村鎮已創建成為蕭山區級“無三河”鎮。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同步跟上
“以前,屋后到處都是污水橫流,又臟又臭。”戴村鎮沈村村的村民沈子才說。
七都溪穿沈村村而過,七都溪整治的同時,沈村村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也隨之啟動。而沈村村也同時是戴村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6個亮點村之一。村里實施截污納管工程,采用了人工濕地和無動力厭氧組合治污模式,這讓生活污水得到了妥善處理。
順著工作人員的指引,記者找到了一處用白色柵欄圍起來的“小花園”,這就是所謂的“人工濕地”。農村生活污水就是靠“人工濕地”里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等,共同“吃”掉生活污水里的臟東西,從而實現污水處理凈化。
沈村村,三年前獲批成為杭州第二批風情小鎮,將打造成為杭州首個以茶文化為主題的風情小鎮。七都溪整治也將讓這個有著上千人口的村落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按沈村村的規劃,整個村將沿著七都溪建一條風情長廊,建起天然的露天游泳池。未來溪邊的山谷里還將建成若干個農家樂,形成一幅“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美景。
沿溪“民宿經濟”漸漸興起
七都溪整治是蕭山南片溪流整治工程的重要部分,更是戴村云石生態旅游度假區景區旅游的中軸線。
隨著七都溪整治工程的完工,這條潺潺溪流將串起一路美景,沈村的茶文化之旅、尖山下村的探訪億年火山之旅、駱家舍的生態農業文化之旅等都將融入這條美麗鄉村旅游帶。
戴村鎮尖山下村,其舞馬燈民俗已經有著400多年的歷史,它還是吃烤全羊的美食之都。村民姜建云的牛歌山莊已經營了9個多月。這個山莊緊鄰七都溪,靠近億年火山峽,主打烤全羊,吸引了不少自駕游的旅客。
而在尖山下村,像姜建云這樣的生態農莊還有清晨假日山莊、華克山莊、青青農莊等,它們逐漸形成一定的規模后,將開始往民宿方向發展。曾經“靠山吃山”的溪邊村落,民宿經濟的星星之火已經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