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太明白反滲透阻垢劑能夠在反滲透預處理工藝有什么作用。反滲透阻垢劑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全部或部分懸浮物、微生物、膠體、溶解性氣體以及部分有機雜質和無機雜質,為下一級脫鹽工藝做準備。預處理的方法很多,視原水水質情況而定,如氯化、凝聚與澄清、多介過濾和深層過濾等。
氯化 為了減少原水中的微生物,通常加氯作為殺生物劑。當用城市給水作為原水時,如余氯量不夠,也要加氯。
凝聚與澄清 為了把懸浮物及其他雜質變成大顆粒沉積物,并盡快沉降下來,可以在原水容器中加入適量的凝聚劑,可取得良好效果。常用的凝聚劑有堿式氯化鋁、硫酸鋁和三氯化鐵等。凝聚的處理對象是細顆粒懸浮物和膠體。通過加入化學劑,使水中這類雜質形成大顆粒絮狀物,并使之在重力的作用下和水分離、沉淀。該法主要用于濁度比較高的地表水的預處理,可使水的濁度降至10度以下。澄清或沉淀就是原水中顆粒或顆粒團,依靠重力從水中沉降分離,使渾水變清的過程。凝聚、澄清除了可以降低水的濁度外,反滲透阻垢劑對有機物、細菌等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對于采用自來水作為水源的用水場合,一般不采用此法,但如果自來水濁度不符合要求或水中有機物、膠體含量較高時,可在水中加入凝聚劑,進行凝聚,此時不需要澄清裝置,凝聚形成的少量絮狀物在后面的過濾裝置中可以濾去。
多介過濾 這是使用適當材料做成多介過濾器來完成的。通常是以不同粒徑的石英砂,自下而上按從大到小順序放置六層,也可以放置粒徑為0.8-1.5mm的無煙煤。對含鐵較高的原水,采用錳砂作濾料,效果更好。其原理為:當原水通過濾料時,大部分懸浮物被濾料吸附,同時由于在濾料表面形成的薄膜增加了流阻,從而強化了過濾精度。
|